那个比我更晚去的人

我来自农村,家境不富裕。父母给的钱有限,所以儘管学校食堂的饭比起外面的已经很便宜了,但我仍觉得捉襟见肘。

而且我还发现,我比其他同学的饭量大,可能是他们经常吃零食的缘故吧。

每次在食堂裡吃饭,都能见好多同学的食盘裡剩好多米饭,有的甚至还有肥嘟嘟的肉片,让我看见既馋涎欲滴,又心疼不已。

很快我发现一个规律,那就是去食堂晚一点,等别人都买完后,再去买饭,同样的钱能打到更多的饭。

有次我因在教室逗留的时间长了一些,去食堂时裡面人已不多了。

我打两块钱一份的套餐,师傅竟然把最后的饭全盛到我碗裡,还有剩下的菜也全给了我。

虽然米和菜都有些凉了,但我望着小山一样的米饭,高兴坏了,觉得捡了个大便宜。

那一顿饭我吃得津津有味,那也是我到大学后第一次吃饱饭。

从此之后,我总要很晚去食堂,即使没有事情做也要磨磨蹭蹭等到别人吃完了我再去。

我喜欢在人少的时候吃,因为那时别人就不会因为我吃的饭菜不好而用异样的眼神看我。

记得刚上大学时,一天晚上我买了一碗稀饭、一份土豆丝、三个馒头,那会儿人正多,我看见一张桌子边还有一个空位,就坐了过去。

坐下后才发现三个女孩坐在那儿,她们面前堆着香气撩人的小炒,三个人竟点了五个菜,我一眼就瞥见了裡面有我最爱吃的粉蒸肉。

她们吃惊地看着我吃下三个馒头,又呼噜呼噜喝下一碗稀饭我是想尽快吃完赶紧离开,

所以响声就大了一些。她们笑得花枝乱颤,眼神中满是鄙夷,我则红着脸离开。

我印像中那一顿饭吃得最鬱闷!

大三下半学期的一个晚上,我看着外面的天已经黑了,再看看表,觉得食堂裡应该没人了,我就去食堂吃饭。

到了那裡,果然裡面已空无一人,桌子上杯盘狼藉,师傅把最后的饭又全盛给我,我像往常一样,吃着已经冰凉的饭菜,庆幸自己发现了这一规律。

我吃饱后正准备离开,餐厅的一个勤杂工用很不客气的声音说:「走时把门带上!」

我低着头应了一声,心裡很不是滋昧。也许我经常最后来吃饭,这个勤杂工看出我是个不折不扣的穷小子,虽然他的处境也不怎麽样,但往往穷人的眼光是最敏锐的,而且通常穷人是最看不起穷人的。

下楼时碰见一个瘦小的女孩匆匆上楼,我很吃惊:怎麽还有比我晚的同学?

惺惺相惜的情感使我没有冷漠地从她身边走过,而是对她说已经没饭了,但她”哦”一声后依然速度很快地上楼。

我很好奇,悄悄跟了上去,想看看她究竟吃什麽饭。我悄悄地趴在门口一看,惊呆了,随即,泪水像决堤的洪水奔涌出来。

我流着泪下了楼,那个女孩瘦小的身影在我的脑海裡。

谁能够相信,她根本不是去买饭的,她只是在每张桌子边都停留一会儿,捡别人吃剩的馒头和菜吃,三两个师傅和勤杂工都鄙夷地看着她,偌大的食堂裡,她瘦小的身影更加可怜。

那天晚上,我躺在床上,泪水一直未停。

以前我总抱怨自己生在穷人家,可自从见到这个女孩后,我就再也没抱怨过什麽。

当我们在自怜自己的不幸或抱怨生活时,在看不到的地方,比我们更不幸更贫困的人正努力的活着,与其抱怨不如用心过好每一天,努力改变现状至我们所理想的境界。

这样的文章应该多让现在的小孩们看看,让他们看看自己过的多麽的幸福,当在抱怨别人的手机、衣服、包包比较炫时,再看看那些能有一顿温饱就是幸福的孩子们,才会知道自己有多幸福了。

爱的教育并不是靠父母、师长口头上的说教,有更多时候应该要带领孩子投入一些公益助人的活动中,才能让孩子从生活中学习助人及感恩的心。  

但在教育中,身为父母、师长也需注意待人之道的身教,莫让孩子没学到感恩之心,反而学了自认高人一等看不起弱势者,个性变的更加骄踪。